硫酸黏菌素在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发布时间:2025-05-07
2025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天敏等在《SCIENCE PROGRESS》发表了《硫酸黏菌素在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题为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of colistin sulfate in patients on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接受硫酸黏菌素在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CVVHDF) 患者建立群体药代动力学 (PK) 模型,并优化硫酸黏菌素的给药方案。
方法: 在单中心对硫酸黏菌素和 CVVHDF 给药至少 48 h 的患者进行了前瞻性观察研究。给药前采集血样,并在给药后采集 4 至 6 份血样(主要是 C0.5 h、 C1 h、 C2 h、 C4 h和 C6 h)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测定硫酸黏菌素的血药浓度。使用 NONMEM 程序建立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蒙特卡罗模拟。通过拟合优度图、视觉预测检查和自助法对模型的预测性和稳定性进行内部评估。
结果: 共纳入20 例患者的86 个血浆浓度用于群体药代动力学建模。硫酸黏菌素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由一个两室模型和一级线性消除过程描述最佳。胱抑素 C(CysC)和体重(WT)被确定为清除率(CL)的协变量。内部评估结果表明,最终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性能。蒙特卡罗模拟显示,仅当体重为 50 千克且 CysC≥3.07 毫克/升,以及体重为 65 千克且 CysC = 5.11 毫克/升、最低抑菌浓度(MIC)= 0.25 毫克/升时,每日剂量为 150 万单位方案的目标达成概率(PTA)≥90%。当 MIC = 1 毫克/升时,所有治疗方案均无法达到目标 PTA。
结论:随着胱抑素 C(CysC)水平的降低和体重(WT)的增加,硫酸黏菌素的剂量可能需要增加。硫酸黏菌素可能需要考虑初始剂量加倍,随后采用每日 200 - 225 万单位的维持给药方案,分 2 - 3 次给药,以达到 PTA 标准。本研究已在中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www.chictr.org.cn)注册(注册号 ChiCTR2300072191)。
原文下载网址: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40033936/